提到访问控制,总是被那些高大上的名词,比如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BLP模型还有一堆看不懂的名词所困扰。当你去问那些业界的人时,也经常会被他们的解释弄得晕头转向。本文想要告诉你,访问控制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学。
访问控制的构成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要实现访问控制,自然是有主体,客体,还有一定的策略或者叫机制。
主体: 访问的发起者。 客体: 可供访问的各种软硬件资源。 策略: 定义了主体对于客体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的目标: 依据授权,对提出的资源访问请求进行控制,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未授权的访问主要包括:未经授权的使用,泄露,销毁信息以及颁发指令等等。
如此说来,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访问控制,比如:有一些会议室锁门,防止外人闯入,取走宝贵的资料。再比如,学校的图书馆,寝室等等需要用校园卡刷卡进入,只有拥有校园卡的人才可以进入图书馆。
所以策略就体现在其中了,比如我们猜测图书馆对于策略的规定是只有学生,严格意义上是只有持有校园卡的学生才能进入图书馆,这就是一种策略。而且这种策略是强制访问控制(这个稍后提到),不是说你想带着自己的家人进来就进来的(当然也可以用身份证登记啥的)。
自主访问控制
Linux中有一部分就是自主访问控制,比如你自己的工作目录,你可以设置others的权限,让它们读或是写或是执行这些文件。
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访问控制手段,特点就是根据主体的身份和授权来决定访问模式。
那么问题就出在这里,比如你将你的秘密告诉了你的某个闺蜜或是哥们,然后叮嘱她或他千万不要说出去,结果她或他偏偏就说出去了2333。这就体现出自主访问控制的不安全了,因为这种策略是根据主体的身份和授权来决定访问模式的,我想告诉别人就告诉别人,你也管不着我。
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有一些缺点,如:
用户数量众多,管理的数据量很大,由于DAC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访问控制的策略会很庞大,为什么说会很庞大呢?试想每个用户都要对自己的文件进行一定的权限管理,那么这个访问控制矩阵大概就是用户数乘以文件数那么大,存储这个矩阵所耗费的资源也会很大。
当组织内部的人员发生变化或者是工作职能放生变化的时候,访问控制策略的修改变得异常困难。
强制访问控制
既然你自己管不好,那么就让我来帮你管,这就是强制访问控制,具体到比如图书馆对于进入人员的管理就是强制访问控制,考试的时候监考人员对于考生的管理也是一种强制访问控制。
MAC是系统对所有的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分类别的组合,是实时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MAC通过安全标签来实现信息的单项流通。
如何理解MAC中的强制?
所谓强制就是安全属性由系统管理员人为设置,或者由操作系统自动地按照严格的安全规则与策略进行设置。用户是不能自己修改的,比如考试的时候是不能由我来决定是否将试卷给别人看的。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age, corneal thickness and ethnicity play a role where to buy priligy in usa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to be considered is CYP2D6 mediated DDIs, which could have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ces in metabolic phenotypes due to competitive inhibition of CYP2D6
2024-11-11 16:17:18 Google Chrome 124 Windows 10